新闻中心

中国磷化工行业市场前景:高景气周期有望延续

磷化工是化工行业的一个重要分支,它以磷矿石为原料,通过化学方法将矿石中的磷元素加工成各种磷化工产品的行业。磷化工对国民经济、国家安全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,广泛应用于农业、工业、医药、涂料、防火等领域。


磷化工产品主要分为两大类:一类是应用于农业中,以磷酸一铵、磷酸二铵及磷酸氢钙为代表的磷肥或含磷农药,如草甘膦等;另一类则是广泛用于工业、食品、医药领域的磷酸及磷酸盐,包括三聚磷酸钠、磷酸氢钙、六偏磷酸钠等。


磷化工产业链的上游主要为原材料,包括磷矿石、硫酸、焦炭能源等。根据工艺的不同,磷矿石可以直接使用湿法加工制成磷酸,接着加工成各种磷化工产品;也可以先通过先加工成黄磷,再制成磷酸。黄磷同时还可制备三氯化磷,后者是生产草甘膦等农药的重要原料。


磷化工的中游为制取各类含有磷元素的有机物或无机物。其中,磷肥行业的中游是湿法磷酸,再进一步生产出磷肥,下游为农业生产;而磷酸盐行业的中游是生成热法黄磷,通过加工再生成磷酸盐。磷酸盐应用于下游的工业洗涤剂、金属表面处理、工业水处理、建筑工业、医药、塑料增塑剂等领域。



供给侧:磷矿石产业逐步升级,短期结构性短缺仍存

磷矿石是一种具有不可再生性的稀缺矿产资源,是我国重要的经济矿产和战略性非金属矿产资源,在2016年被列入我国“战略性矿产目录”。从全球磷矿储量来看,北非国家摩洛哥磷矿石储量500亿吨,占全球的67.61%,但是年产量只有3900万吨,在全球产能占比中只有17.7%,储量大、开采少,资源丰富。相比之下,我国磷矿石储量大约38亿吨,在全球储量占比只有5.1%,然而2023年我国年产量却高达9000万吨,占到全球总产能的40.9%,资源消耗非常快。目前,我国磷矿的储采比只有42,远低于全球336的平均水平。


另一方面,根据USGS的数据,世界磷矿的总体品位(P2O5含量)在5%-40%之间,大部分国家的磷矿石品位都在30%左右,有的甚至达到39%。而我国磷矿探明储量252.9亿吨,90%以上为中、低品位矿,以三级品位为主,富矿主要集中在云南(滇池)和贵州(开阳、瓮福)以及湖北的宜昌,但品位仅仅在28%-33%。全国高品位矿(五氧化二磷含量在30%以上)探明储量只有约11亿吨,平均品位仅有17%,可开采储量平均品位为23%,是世界上磷矿平均品位最低的国家之一,磷矿资源可持续保障能力不强。



自2017年以来,我国矿山安全监管和环保政策趋严,磷矿石产量减少,近两年以持稳为主。据曼塔瑞MantaRay调研显示,近三年国内磷矿石年均产量稳定在1亿吨左右,2023年磷矿石产量为1.05亿吨,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.07%,预测2024年中国磷矿石产量将在1.09亿吨左右。截至2023年底国内在建/规划建设磷矿石产能为3550万吨,其中2024年没有新增产能投产,2025年预计新增1570万吨产能,其余产能将于2026年投产,2023-2025年产能复合增速仅为3.97%。


随着我国磷矿生产面临产业升级,逐渐向大型集约化、智慧化、绿色开采方向发展。经过多年发展,我国磷矿资源日趋贫化,存量磷矿产量下降,高品位矿资源不断消耗,磷矿整体品位下降明显,开采难度加大,存在一定供给矛盾。同时,2022年前我国磷矿石仍以出口为主、进口较少,但随着我国矿权出让的收紧,国内呈结构性缺矿局面,2023年我国磷矿石进口量大幅增加,2024年1-4月进口量远高于出口量,且已超过2023年总进口量的3/4,从而侧面印证了目前国内磷矿面临着短期结构性供应偏紧的局面。



需求侧:刚性需求持续增长,新型应用领域不断扩展


从下游应用领域和消费构成上来看,目前超过70%的磷矿用于生产磷肥(包括磷酸一铵、磷酸二铵以及重过磷酸钙等),其余用于提取黄磷制造磷酸及其他磷酸盐系列产品,主要应用于饲料、含磷农药、清洁洗涤、食品、日化、新能源等领域。



01

磷肥

磷肥是指以能够补充农作物磷元素的化肥,是含有磷元素化学肥料的统称。根据肥料所含营养元素(氮、磷、钾)的数量可以分为单质肥、二元复合肥和三元复合肥;根据肥料溶解性难易程度,又可以将磷肥分为水溶性磷肥、枸溶性磷肥和难溶性磷肥。常见磷肥有磷酸一铵(MAP)、磷酸二铵(DAP)、重过磷酸钙(TSP)、过磷酸钙(SSP)等。在农业生产中作为肥料的通常是MAP和DAP的混合物。


磷矿石下游中磷肥占比约70%,是磷化工行业占比最大的产品,磷肥企业对磷矿石的耗用量也居于行业内首位。据曼塔瑞MantaRay调研显示,2023年全国磷肥总产量比上年增长6.1%,达到1615.1万吨,预测2024年中国磷肥总产量将达到1616.3万吨。从产品结构来看,我国磷肥各类产品中,高浓度磷肥产量1560.8万吨,占磷肥总产量的96.64%。高浓度磷肥包括磷酸一铵、磷酸二铵、NPK复合肥、重过磷酸钙、氮磷等,2023年产量分别为733.2万吨、662.2万吨、124.6万吨、35.8万吨、5.0万吨,分别占比45.4%、41.0%、7.7%、2.2%、0.3%。低浓度磷肥产量54.3万吨,占磷肥总产量的3.4%。


我国是最大的磷肥产地,磷酸一铵(MAP)和磷酸二铵(DAP)的合计产量约占全球三分之二。近年来,通过供给侧改革清退过剩产能,且受安全环保督查影响,部分产能被清理,磷肥供给过剩的状态已得到大幅改善,行业产能利用率逐年回升。

02

含磷农药

磷化工行业中,草甘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含磷农药产品,也是全球市场规模最大的除草剂品种,对多年生根杂草非常有效,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,尤其是与耐草甘膦的转基因作物配合使用。其工作原理为抑制植物氮代谢酶(EPSPS合酶)的活性,从而让植物死亡。而通过基因改造可以生产抗草甘膦的转基因作物,转入的基因可以让氮代谢酶增加 50 倍,从而抵消草甘膦的作用,农民能够杀死杂草而不杀死庄稼。


2022年全球草甘膦原药产能约为118万吨,生产企业总计在10家左右,其中美国孟山都拥有产能约37万吨/年,剩余产能主要集中在中国,因此中国80%以上的草甘膦出口到国外。据曼塔瑞MantaRay调研显示,2023年我国草甘膦名义产能为81万吨,产量为53万吨,与2022年相比有所下降,预测2024年中国草甘膦产量将达到58万吨。